大家好,經(jīng)歷了一個春節(jié)長假之后,我們的編輯在線欄目又再次回歸了。去年年底,長安汽車公布了旗下全新緊湊型轎車逸達,全新縱橫萬象設計理念與方舟架構所帶來的產品力革新,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和期待。在有車以后長安逸達車友群中,群友們對新車的討論也相當熱烈。
最近,我們就在車友群中搜集了一波群友們的問題和想法,從搜集結果來看,大家最感興趣的點主要集中在長安為什么要推出逸達、方舟究竟能給逸達帶來什么和逸達相比競品有哪些優(yōu)勢三大問題當中。那么本著為大家排憂解惑的欄目原則,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做一次集中解答,希望能夠幫助到關注長安逸達的朋友們!
長安為什么要推出逸達?
對于長安逸達,群友???提出了一個疑問:“不是有逸動了嗎,怎么還出一款逸達?逸達這個車是什么定位呢?”甚至還有其他網(wǎng)友好奇,逸達的推出,是不是意味著逸動將要被替代了呢?
想要回答這些問題,首先就要弄清楚長安逸達的車型定位。按照官方的表述,逸達被定義為“質美智省新家轎”,它名稱中的“逸”寓意峻逸灑脫,“達”代表豁達之境。簡而言之,長安推出逸達的目的就像它的廣告詞“美好生活有逸達”,為用戶提供更安逸、更順達的高品質出行體驗。由此可以看出,逸達的目標用戶是年輕的城市家庭,他們已經(jīng)從對基礎代步功能的需求進階到對品質出行的追求,迫切需要一輛既精致、好開,又不貴的精品座駕。而它的售價區(qū)間,預計將在11-13萬元左右。
不管是逸達的定位、目標受眾,還是它的價格區(qū)間,都與逸動有所不同。因此,相比取代的說法,逸達更應該是充當逸動的補充,從而更精準地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多元化出行需求,進一步強化長安轎車產品矩陣的競爭力。
方舟架構能給逸達帶來什么?
長安逸達是繼UNI-V之后,第二款基于全新方舟架構打造的量產車型,這是新車的最大亮點之一。對于架構這一專業(yè)說法,群友們并不陌生,但新架構究竟能為逸達帶來什么,卻鮮有人知。
方舟架構是一個集底盤機械結構、智慧成長型電子電氣架構、高階自動駕駛于一身,并可以實現(xiàn)車身、底盤等整車基礎性能迭代進化的模塊化平臺。簡單來說,基于方舟架構打造的車型,將擁有高智能、高安全性、高性能、高拓展性等特點,此次推出的長安逸達也不例外。
首先,方舟架構優(yōu)化了逸達的車身造型設計,包括寬高比、輪寬比等等。得益于此,逸達的整車尺寸達到了4770x1840x1440 mm的,寬高比僅為0.78,呈現(xiàn)出更為協(xié)調、運優(yōu)美的車身姿態(tài)。同時,2765mm的長軸距,還提供了逸達寬敞的內部空間,使其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高品質的出行需求。
其次,方舟架構還為逸達帶來了低重心、高剛性的車體結構。據(jù)悉,新車的整車質心離地高度空載566mm,滿載554mm,是同級市場中佼佼者。同時,其車身的高強鋼應用占比高達77.2%,最高用鋼強度達1500MPa,配合低重心特點和精細化調校的底盤,可在充分保證車身強度和安全性的同時,進一步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和穩(wěn)定性。
同時,逸達的中控屏還內置了MTK 8666芯片,其擁有8個核心、2GHZ超高速計算頻率和每秒2萬億次神經(jīng)算力,理論上車機操作會非常流暢。不過具體表現(xiàn)如何,還得等到新車上市后再做評價。
輔助駕駛層面,逸達將配備IACC自適應巡航、LDW車道偏離預警、LKA車道保持輔助、540°高清全景影像等豐富功能,具備L2級自動輔助駕駛能力。同時,新車還會配備DMS駕駛員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和IMS乘客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,可實現(xiàn)駕駛員疲勞監(jiān)測、兒童安全監(jiān)控和駕駛員健康監(jiān)測。
動力方面,逸達將搭載藍鯨新一代NE1.5T發(fā)動機,其采用了獨創(chuàng)Agile高效超凈燃燒系統(tǒng),涵蓋米勒循環(huán)、350bar高壓噴射、高滾流氣道等多項先進技術,可大幅提升熱效率,并輸出170馬力最大功率和260?!っ追逯蹬ぞ?。傳動部分,新車匹配藍鯨新一代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,其智能預降擋技術,綜合傳遞效率高達96%。在這套動力系統(tǒng)的加持下,逸達的WLTC綜合工況油耗僅有5.99L/100km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方舟架構具有很強的拓展性,可兼容燃油、油電混動、插電混動甚至增程式混動和純電多種動力形式,而且發(fā)動機排量覆蓋1.2L-2.0L。因此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也許還能看到混動版逸達,或者是2.0T版本的逸達,大家不妨期待一下。
逸達的競品都有誰?優(yōu)勢又是什么?
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,10-15萬元左右的緊湊型轎車基本都會與逸達形成競爭關系,像是
合資品牌中的朗逸、軒逸,以及自主品牌的星瑞、艾瑞澤8等等。不過從長安官方對逸達的定位和描述來看,新車未來應該還是主要與合資品牌車型進行競爭,挑戰(zhàn)一直以來合資車在轎車市場的領導地位。
與合資相比,智能化和自動輔助駕駛能力無疑是逸達的最大優(yōu)勢所在,新一代全場景智慧交互系統(tǒng)和高算力MTK 8666芯片所提供的流暢、便捷的智能交互體驗,都是同價位合資轎車所不具備的,L2級輔助駕駛就更不用說了。
作為一款A+級轎車,逸達在尺寸和軸距上也有明顯優(yōu)勢。比如以朗逸、軒逸為例,逸達4770x1840x1440 mm的整車尺寸和2765mm軸距,都完勝對手,其車內空間勢必也將比其他兩款車型更寬裕一些。動力方面,雖然三款車型都有各自的長處,但逸達在輸出功率和扭矩方面依然占有一定的上風。
至于和自主品牌車型相比,情況就要復雜一些了,畢竟現(xiàn)在的國產車可謂一個比一個卷,大家各有千秋,在逸達正式上市交付之前,很難說究竟孰優(yōu)孰劣。就拿星瑞和艾瑞澤8來說,兩車無論是尺寸還是動力性能,都要比逸達更勝一籌,但逸達的燃油性要更占優(yōu)勢,同時全新縱橫萬象設計語言也更加新穎、充滿科技感。因此逸達到底有幾成實力,還得等摸過車后再做定論。
編輯總結
總體而言,長安逸達的“縱橫萬象”設計語言和“方舟架構”所帶來的豐富產品力,都給予了廣大消費者足夠的期待,同時也賦予了它挑戰(zhàn)同級合資對手的底氣。作為基于方舟架構打造的第二款量產車型,逸達其實可以看作是UNI-V的三廂家轎版本,后者主打的是個性和駕控,而逸達則更為穩(wěn)重,面向的是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城市家庭。相信長安憑借這兩款“方舟”座駕,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用車需求,進一步強化其在轎車市場的競爭力。據(jù)悉,長安逸達將于今年一季度上市,大家期待一下吧。
鄭重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(wǎng)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