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再見愛人4》播出至今,“麥學”異軍突起。圍繞全職太太麥琳,觀眾展開了全新的“人類樣本考察”。自卑敏感、控制欲強、為愛人而活卻把愛變成傷害……她的一舉一動,一言一行,都能瞬間成為社交平臺爭論的焦點。有人論證分析她是否是“自戀型人格障礙”;有人列舉生育的痛苦、經(jīng)濟的壓力對她性格的改變;還有各類言之鑿鑿的“爆料者”,宣揚她如何與節(jié)目組大鬧一場——當然,制片人光速辟謠,沒有這回事。
無意討論麥琳究竟是怎樣的人,更不關心她和李行亮的婚姻未來會怎么樣。說得現(xiàn)實一點,哪怕是18天不間斷地拍攝,真人秀所能捕捉到的婚姻真相,依然是冰山一角。我更愿意探討的是,真人秀對任何人而言,都是一場高風險的瘋狂冒險。同樣引發(fā)熱烈討論的《花兒與少年6》已經(jīng)證明,即便是熟悉傳播生態(tài)的娛樂明星,在鏡頭無死角的關注下,依然可能被擊碎人設、袒露缺點。
對一個普通主婦來說,真人秀是陌生而閃耀的舞臺。在這里,她不再是昔日那個被安排好、只能遠程答應求婚的未婚妻,而是一個可以大方訴說過往付出的主角。18天的錄制中,她有無數(shù)個面對鏡頭的、接受采訪的機會??涨暗脑捳Z權(quán)不斷刺激著她,讓她因興奮而失控,時而想對鏡頭展現(xiàn)自己的美好,時而因自卑而言行無措。最終,她毫無準備地自我暴露,所有缺點都被無限放大,進而開始匪夷所思地對其他嘉賓“恩將仇報”。
可悲可嘆,但易地而處,在真人秀場域中沾沾自喜地犯蠢的人,何止是她?以嘉賓身份參加節(jié)目之后,張泉靈做直播、發(fā)長文,反復探討幾對夫婦的婚姻與個性,情感之濃烈完全越過了職業(yè)界限——她大概忘記了,一個有千萬粉絲的前新聞人發(fā)文感慨因某個素人有了“工傷衍生二次傷害”,不僅僅是對網(wǎng)友情緒的諂媚回應,也是對那個很可能急需專業(yè)幫助的素人毫無悲憫的碾壓。
站在真人秀的全知視角下,人們很容易覺得自己善良、聰明,不會犯錯;現(xiàn)實卻是,一旦被丟到一個遠遠高于自己日常生活的環(huán)境里,任何人都有可能變成動作夸張、洋相百出的小丑?;蛟S是出于自我保護,人們下意識忽略了這種共性,還一面倒地認為,這個比自己體型更差、學歷更低、雙商更糟糕的失態(tài)主婦罪無可赦。只因厭惡,她的笑聲、衣品,坐姿就無一不成為笑料。相比之下,自大無禮的“巨嬰總裁”、善于吐槽的“愛無能”,被高高舉起,輕輕放下。
這很殘忍,也很可怕。在強勢的攝像機與弱勢的普通人之間,我們本應更公平一些。
媒體人 曾索狄
鄭重聲明:此文內(nèi)容為本網(wǎng)站轉(zhuǎn)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(nèi)容。